(1)提前介入服务。建立重点项目服务工作专班,提前介入、跟踪服务重难点项目。试行环评审批“容缺受理”,打破传统流程,采取“一审(专家评审)、二察(现场勘察)、三补(补齐材料)、四批(批复)”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
(2)革新监管模式。投入1100余万元实施环境监管能力提升工程,用科技密织环境监管“天罗地网”,提升非现场监管手段和能力。推行涉企柔性执法制度,编制从重处罚、从轻处罚、免予处罚“三张清单”,对15种初次违法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对6种违法行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坚持管服并重。建立生态环境执法正面清单,支持企业守法经营。邀请行业专家开展环评与排污许可、VOCs治理与管控、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等帮扶指导工作,帮助企业解决生态环境难题60余个。引入“环保管家”,常态化指导企业环保工作,提升企业环保主体意识。
(4)亮化绿色本底。持续实施“蓝天”攻坚行动、“碧水”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强化生活、农业、工业污水治理。截至目前,县PM2.5为25.7微克/立方,空气优良天数率为97%,国考断面郪江口平均水质保持Ⅲ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