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数字经济蓬勃兴起,正深刻改变我们的社会生活,不断推动资源配置的优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竞争格局的形成。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为45.5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增速为16.2%,名列全球第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在制造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未来的发展前景无限广阔。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赋能传统产业新能级,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为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明了发展方向。在数字化浪潮中,如何运用数字经济“锻造长板、补齐短板”,是做强做大制造业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为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助力制造业发展,本质上是经济系统中数据、技术、平台和环境对制造业施以影响的过程,存在着四重作用机制。
一是数据要素投入强化机制。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内化为数字化信息形态的资源,数字技术的综合运用将重塑要素流动格局,优化数据资源在不同产业的配置,提高制造业数据资源的可获得性,吸纳更多的人力资本流入,驱动链条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反哺制造业形成集聚效应,致使数字经济产生正外部性。数字经济可以激发数据活力,塑造应用场景,引导数据接口开放,加速多源异构数据汇集,构筑多元立体的优质数据链,转化为制造业直接使用的数据资源,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数据传输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特性,大数据的集成聚合及算法算力拓展,可以加速制造业要素优化配置,推动制造业全面转型升级,助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昂首迈进。
二是数字技术赋能提升机制。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演化过程中的决定性力量,数字技术创新则是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科学飞速发展促使数字技术迭代更新,惠及传统制造业,对经济社会产生重要引领作用。挖掘数字技术赋能深度,催动制造业加速变革,利用新一代数字技术,消除制造业的数据流通壁垒,形成从数据采集、传输到数据存储、反馈的完整闭环,涵括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全生命周期,构筑新型的数字制造业体系。拓宽数字技术赋能广度,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数字化商业模式,优化市场供需结构,实现两者柔性精准对接,促进数字技术赋能的蝶变跃升。
三是数字平台创新支撑机制。数字平台是为满足沟通和决策需要,将资源共享作为平台基本功能物化的知识产业,具备即时交流、远程互动与便捷操作的特性。数字平台通过与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的融合,提升平台计算存储能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赋能制造业开发互补性产品、技术或服务,成为全面实施数字创新战略的重要途径。数字平台推动制造业创新,服务众多最终用户的同时产生规模报酬递增效应,积极发挥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形成数字平台与现代制造业共同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平台利用数智化技术,助力制造业提升研发能力,提高产品性能,推进制造模式、运营模式和决策模式的变革,成为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四是数字环境建设保障机制。数字环境是数字经济条件下制造业变革的内在要求,是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创新数字化治理的重要举措。在迈向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中,需要建设服务型数字环境,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加快顶层制度设计,增强政策创新供给,强化资源平台输出,挖掘企业创新潜力,提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效能,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服务型数字环境引导产业合理布局,规范制造业有序发展,提升惠企纾困服务能力,建立动态的智慧监管体系,增强制造业数字化水平,加大对制造业的服务保障力度,构建良性循环的数字生态系统,为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和强力崛起保驾护航。
把握数字经济运行规律,发挥数字经济功能作用,围绕数字经济助推制造强国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构建全面立体的数据资源体系。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建立数据资源体系,对数据要素科学分类、准确分级和有序管理,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变数据资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加强数据运营监控管理,建立数据安全保护机制,防范数据弄假篡改风险,对数据资源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数字赋能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强化数据资产管理,改进数据资源评估,加快区块链、人工智能和5G技术在现代制造业的应用,推动制造业生产组织与服务模式创新,发挥市场配置数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涵育互联共享的数字产业生态。追踪数字产业发展前沿,聚焦数字技术制高点,涵养自主的数字产业生态,建立数字产业对制造业技术支撑作用的联动机制。重视高端数字人才的培养,实现智能技术重大突破,促进数字产业集约式增长,确保数字经济从人才到技术、再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深耕数字产业赛道,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变革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加快产品服务更新速度,形成低能耗可循环的优质产业生态。建立数字产业互联共享机制,延伸产业链的辐射能力,扩展供应链的服务能力,补齐产业技术基础短板,建设具有产业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
攻关自主可控的数字核心技术。提升数字技术研发能力,加大数字技术攻关力度,构建数字产业生态体系,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发展,解决制造业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体系,汇集共建共享的创新资源,运用自主可控的创新方法,推动数字技术的成果转化,增强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打好数字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和供给质量。优化数字技术布局结构,加快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核心技术的应用,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支持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信设备、智能硬件等支柱产业的发展,为数字经济不断发展蓄力。
推行科学有效的宏观配套政策。增强数字政府效能,制定数字经济配套政策,形成制造业发展着力点,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制定新产业新业态市场准入标准,尊重新商业模式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宏观政策供给力度,为数字技术的应用提供适宜制度保障。优化数字社会环境,协调推进制造业相关行业和地方标准的修订,对开展数字化转型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扶持。加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金融支持,重点支持在此过程中的融资便利、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整合社会经济的数字资源,实现数字技术革新联动,形成“政产学研”服务机制,全面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